当前位置:莒县 > 旅游资讯

来说说那些名家和咱日照的故事

日期: 2015年11月29日    来源: 日照市旅游信息中心  作者: 束惠

  日照是一座历史悠久,地杰人灵的城市。那么咱日照到底有哪些历史名人呢?且听小编一一为你道来~

  日照历史文化名人雕塑文明始祖—尧王



  尧,姓尹祁,号放勋。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有天下之号为陶唐氏。因其号曰“尧”,史称为唐尧。尧大约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五帝”之一。尧王当年东巡至日照祭海,并筑城一座———尧王城。尧王城遗址位于岚山区高兴镇大尧王、安家尧王和南辛庄子村周围,尧王城遗址已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轼与咱九仙山的故事



  苏东坡题刻的“白鹤楼”
   史料记载,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东坡由 “通判杭州” 始“知密州军州事”,至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初冬,又奉旨改任河中府。上任前收到老友周邠的《雁荡山图》。雁荡山,在浙江乐清县东,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成荡,春归之雁常来栖息,故称雁荡。该山以奇峰、异洞、瀑布、怪石名重天下。苏东坡一生寄情山水,三年通判杭州,自然踏遍雁荡。
  此时,将别九仙之际,见老友佳作,思旧之情顿生,遂作“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留笔:“九仙今已压京东。”并特自注:“将赴河中,密迩太华。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也”。
  密州即今诸城,离九仙山不过百里之遥,苏东坡知密州期间,遍踏五莲山九仙山胜景并多处留有墨迹。

  咱日照出了个姜子牙



  姜太公(约公元前1135年-前1026年),名尚,字牙或子牙,号飞熊。炎帝神农皇帝51世孙,伯夷36世孙。因其祖先封地为“吕”,又称吕氏。公元前1135年,出生于美丽的东海之滨--现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冯家沟村。冯家沟村旧有太公祠,村东南有姜公台,都是后人为纪念姜太公而建立的。村内至今仍留有一“棘津”,日照人称之为“石汪”,据说即是姜太公少年钓鱼的地方。
  当他听说西部的周文王正急于纳贤时,便辗转至渭水之阳(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以直钩垂钓于磻溪的兹泉边,与到此打猎的周文王不期而遇。姜太公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在殷周历史巨变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奇计与韬略成为中国古代谋略的典范。他是兴周灭商的第一功臣,齐国的始祖、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被誉为“百家宗师”、“兵家鼻祖”、“中华武祖”、“中华第一智囊”;唐代尊封他为“武成王”、“武圣”,与“文宣王”、“文圣”孔子并肩比美,宋朝尊封他为“昭烈武成王”;由他所 创立的齐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在海内外仍有着广泛的影响。

  刘勰与咱日照的故事


  刘勰(约465~521年),祖籍日照市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 大沈庄),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在此完成《文心雕龙》。
  浮来山风景区内的“校经楼”,系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亲笔所题。此楼是当年刘勰校经楼,现已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馆内塑有刘勰像,陈列各种版本的《文心雕龙》及历代研究文献。丰厚的资料珍藏,曾令史学泰斗发出“绝仰千古”的赞叹!山东大学陆侃如先生的研究著作也在其中。而陆先生所起草的刘勰生平经蒋维崧先生亲笔手书在刘勰塑像后面的屏风上面,真是字字珠玑,珠联璧合,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丁肇中与咱日照的故事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人,祖籍日照市,著名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祖居丁氏家族宅院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5平方米,已成为日照重要人文景观之一。

  还有还有···
  中国历史第一位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吕母。
  三难孔子的神童——项橐。
  一代国学大师——王献唐。
  日照第一位状元——张行简

  还有还有···
  丁守存,(1812年-1883年),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人,清朝中期的洋务派代表,军事科学家。
  宋平,(1917年4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费鸿泰,(1954年7月7日-),中国国民党籍现任中华民国立法委员,曾任中国新党籍台北市议会副议长。 
  ···
  要说起咱日照的历史文化名人,小编真是说一天也说不完,您还不走进日照,来感受这浓郁的文化气息,来走进这历史悠久的文化长廊?


注: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需要请联系 904075747@qq.com 删除。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